“不良记录”保存5年!关爱个人信用,让它不再“添堵”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而个人信用报告作为个人的“经济身份证”,其应用也越来越普遍,被广泛的应用于贷款、信用卡审批,乃至员工录用、任职资格审查、社会管理等各个领域。

6月14日,是我国第11个“信用记录关爱日”。记者就如何维护良好的信用记录,有了不良记录会怎么样,应该怎么办等问题采访了市人民银行征信科和部分商业银行的相关工作人员。

如何维护个人良好信用

近年来,“信用消费”越来越多,但它并非人人可享,若您的信用报告有不良记录,申请贷款、办理信用卡时,可能就会遇阻。

对于如何维护个人良好信用?市人民银行征信科刘瑜表示,最主要的是做到按时、足额还款,要记清还款日期,认真履行合同约定。

日常生活中,一些金额不大,但也会产生“不良记录”。如有些信用卡要收取年费,哪怕持卡人没有信用消费,年费从卡里扣除,便形成了一笔负债,若不及时归还,也会产生逾期记录。

在按揭贷款过程中,大家与银行签订的合同是按照基准利率计算确定,并不是固定的,会随着国家基准利率变化而变化。因此,大家可以考虑提前将款项打入还款账户,并留有一定余额。

“不良记录”保存5年

“我想申请银行的信用卡,却因‘信用不好’被拒绝。”日前,市民郑女士无奈地对记者说。原来,她因为有几次没有按时还其它信用卡里的欠款,留下了不良记录。

信用报告是银行信贷业务的重要参考。“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5年。”市人民银行征信科刘瑜介绍,每家银行办理贷款时,都会查询信用报告,进行风险判断。

银行查询客户的信用报告,主要关注的是客户的资产负债水平和还款能力,若客户负债水平过高,还款能力偏弱,银行出于风险原因,会拒绝贷款。如果客户信用习惯不好,存在逾期乃至次数较多,银行也会考虑上浮利率水平或不予贷款。

查询次数过多影响贷款吗

“个人征信报告查询次数过多真的会影响贷款申请审批?”市民刘先生来电咨询。

其实,个人信用报告只是参考标准之一,银行会结合客户的具体情况,如职业、收入、资产等综合判断,一般不会因为一个指标“超标”便拒绝贷款。“但是,查询记录会间接的体现客户向银行等放贷机构是否申请过贷款或信用卡,因此会出现因个人征信报告查询次数过多被拒贷。”某国有银行客户经理则表示,若短期内客户自己或被多家机构频繁查询信用报告,则可能表示其资金紧张,财务状况不佳。若有查询记录而又没有新增的贷款或信用卡记录,那么可能客户也曾被拒贷,从而影响贷款。

据悉,查询记录本身是为了维护信息主体的知情权,其保留年限是2年。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为大家每年提供了2次免费查询服务,以便于大家了解自身信用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