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息挂账合法吗?逾期贷款协商停息流程详解!

停息挂账合法吗?逾期贷款协商停息流程详解!

停息挂账的合法性探讨

什么是停息挂账

停息挂账是指贷款人在无法按时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情况下,与贷款银行协商,暂时停止计收利息,并将未偿还的本金和利息挂账,待贷款人具备还款能力时再行偿还的一种贷款还款方式。

停息挂账的合法性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可以协商一致变更或者解除合同。停息挂账是在双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符合合同法的规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及时、足额支付贷款本金和利息。但在特殊情况下,银行也可以根据贷款人的实际情况,与贷款人协商停息挂账。

3.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通知》:该通知鼓励商业银行在贷款风险控制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包括停息挂账,以减轻借款人的还款压力。

逾期贷款协商停息的流程详解

协商前的准备

1. 了解自身情况:贷款人应详细了解自己的还款能力,包括收入、支出、负债等,以便在协商时提供准确的财务状况。

2. 收集相关材料:准备贷款合同、还款记录、财务报表等相关材料,以便在协商时提供。

协商过程

1. 联系银行: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联系银行,表达停息挂账的意愿。

2. 提交申请:按照银行的要求提交停息挂账申请,并附上相关材料。

3. 协商内容:与银行协商停息挂账的具体条款,包括停息期限、挂账金额、后续还款计划等。

协商后的注意事项

1. 签订协议:与银行签订停息挂账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2. 定期沟通:在停息挂账期间,定期与银行沟通,了解贷款的最新情况。

3. 按时还款:即使停息挂账,贷款人仍需按时偿还本金,以免影响个人信用记录。

总结

停息挂账作为一种灵活的贷款还款方式,在特定情况下是合法且可行的。贷款人在面对还款困难时,可以主动与银行协商停息挂账,但需注意协商流程和后续还款责任。通过合理协商和按时还款,有助于维护良好的信用记录,实现个人与银行的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