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因”配偶”有不良记录 银行被判道歉并删除黑名单
买房时去银行贷款,却发现自己有贷款不良记录;从没去银行贷款,却在家中收到了起诉书,因为逾期被银行告上法庭。生活中常有这些“被贷款”的情况,或是被人冒名,或是亲属偷偷拿走证件暗中借贷。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由此产生的信用污点如何消除?遭受的损失该找谁赔偿?跟小编一起看下面这起案件!离异女子因“配偶”有不良记录,银行被判赔礼道歉、删除黑名单邵阳人武女士跟前夫离婚多年,去银行办卡时发现自己有不良记录,且该记录是因为她的配偶逾期未还款引起。但贷款的却不是她前夫,而是前夫的弟弟。为维权,武女士把银行告上法庭,近日,邵阳市新邵县人民法院判决,银行限期删除该单位信贷管理系统内武女士与他人的关联人信息记录,并赔礼道歉。今年3月,武女士在某银行办理便民卡时,被告知其在该银行有不良记录无法办理。武女士多方打听,才知道因为她的“配偶”未及时还款,她背上了不良记录。让她意外的是,系统显示的贷款人并不是她的前夫,而是前夫的弟弟谭某。“谭某为了贷款谎称我是他的配偶,银行没有尽到审查义务,强行把我和谭某写成了配偶关系,让我上了银行的 黑名单
。”武女士说。为此,武女士起诉到法院,请求法院判决消除她在该银行的不良记录,要求银行向她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抚慰金1万元,经济损失1万元。庭审现场,银行方面辩称,谭某借款是事实,他在2007年和2009年分别借款,但借款是银行是按照操作流程办理,因谭某与武女士是在同一个户口本上,户主是谭某父亲,显示武女士是儿媳,所以将武女士列为关联人,写成“配偶”是笔误。庭审时,银行已消除了武女士的不良记录,武女士能够在该银行正常贷款。银行当庭道歉法院审理后认为,因银行信息录入错误,武女士被列为第三人谭某的“配偶”关系人。武女士据此要求被告银行消除其在该单位系统中不良信息记录,法院予以支持。根据被告提供的信息查询记录,可以确认被告已经删除了原告武女士的关联人信息记录。庭审中,被告已当庭向武女士表示歉意,可以视为已经履行赔礼道歉。因武女士未提供证据证明该关联人信息给其生活、工作造成了不良影响和经济损失,法院对她要求赔偿精神和经济损失的请求不予支持。据此,法院判决该银行在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删除武女士在该单位信贷管理系统中作为第三人谭某的关联人信息记录,并向武女士赔礼道歉。该行为已实际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