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首批个人征信牌照,网贷也要上征信!

个人征信机构试点工作迈入第四个年头,首张牌照终于下发。昨日(2022年2月22日),央行官网发布的公告信息显示,百行征信有限公司的个人征信业务申请已获央行许可,也就是业内俗称的“信联”,这也是央行颁发的国内首张个人征信牌照。

央行还同时公布了公司法人、许可内容和有效期等信息。个人征信牌照获批,意味着网络征信大数据时代真正意义上的到来,推动信用社会发展,网贷加速洗牌。

根据央行信息披露,百行征信法定代表人为朱焕启,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下称“互金协会”)牵头,与芝麻信用、腾讯征信、深圳前海征信、鹏元征信、中诚信征信、中智诚征信、考拉征信、北京华道征信等8家市场机构共同出资成立。其中,互金协会持股36%,其余8家机构分别持股8%。百行征信注册地为广东省深圳市,营业场所为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通泰大厦,注册资本为10亿元人民币,业务范围为个人征信业务。剑指多头借贷

信联服务的对象主要有五大主体,包括从事互联网金融个人借贷业务的机构、从事放贷业务的传统金融机构、公检法与金融监管等相关部门、个人信息主体、从事征信和反欺诈服务的第三方符合资质要求的机构等。其中,从事互联网金融个人借贷业务的机构将是信联最主要的服务对象。信联的创办,是为了记录民间金融活动,填补央行征信的空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产业升级与区域金融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李虹含介绍,当前征信领域并非空白,有央行征信中心、国家信息中心等国有机构,不过,央行征信等数据主要来源于金融机构,在互联网信息上存在不足;从数据结构来看,央行征信中心更多是结构化数据。因此,民间个人征信领域的空白始终未能全面填补,进一步导致个别互联网金融平台过度多头借贷、诈骗借贷的乱象难以杜绝。“薅了羊毛”、“多头借贷”这些金融漏洞和风险,暴露了现阶段征信业务的短板。在信息割裂大背景下,每个人的信用成为孤岛,好人无法被认识,坏人无法被甄别。”李虹含说道。另有机构统计数据显示,在2022年四季度时,现金贷申请者共债比例还超过80%。信联的筹建恰是始于个人征信牌照“难产”之际。李虹含表示,批筹成立的信联的主要目的,就是把央行征信中心未能覆盖到的个人客户金融信用数据纳入,构建一个国家级的基础数据库,实现行业的信息共享,以有效降低风险成本。预计广受诟病的现金贷问题将得到解决,不断失信的消费金融借款人也会受到惩戒。网贷加速洗牌

2022是金融强监管年,按照2022年12月,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导的《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57号文)通知,2022年6月30号前,所有P2P网贷平台必须完成备案。相关政策出台后,2022年1月,有49家P2P网络借贷平台停业转型,有24家问题平台(含跑路、提现困难、警方介入等情况),合计已达73家,约为2022年12月的2倍,也是最近十几个月以来,单月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最多的一个月。网贷是新兴的一个消费金融产品,从最初的鲁莽乱入到野蛮生长,再到综合整治。在网贷野蛮生长时期,衍生出了很多变相高利贷产品:裸贷、校园贷、现金贷、超利贷等,对百姓来说确实能在信用不好的情况下解决燃眉之急,但最后,只有无良商家坐收渔人之利,百姓欠下一屁股债最终变成了老赖四处逃跑躲债。这次强监管、严整顿,从外洗去金融市场不健康的发展,而百行征信的成立,从内(对申请人)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综合金融机构和民间借贷的征信,如果负债较多则不予以受理其他贷款,对个人(借款人)和机构(投资方)都是一个良性的开始。信联将带来哪些影响
对金融市场来说,有了信联,银行或者民间金融机构的信贷信息将会被监管层全面掌握,有助于监管层实施更精准的政策调控。此外,一些现金贷平台的现状是简单粗暴的运营方式——弱风控、高不良、高利率。有业内人士表示,“因为风控弱,不良很高,36%的利率可以说是不赚钱的,没办法覆盖坏账带来的损失。”而信联的建立,有助于打破这类平台的恶性循环。对互联网金融机构而言,此前很多平台要向一些第三方征信机构购买信息、黑名单等,信联成立后,平台的放贷成本将会降低。与此同时,此前信息孤岛造成平台间“共债”大量发生,信联的成立可帮助平台降低风险。对个人来说,社会个人征信体系的不断完善,也时刻要求每个人注意珍惜自己的个人信用。除了按时还信用卡,你的一些生活行为也要小心!